忠于自己,是对社会最大的善意
前段时间给一家超级独角兽企业寻找政府事务高级总监,推荐了3名候选人,几轮面试下来,非常顺利的进入offer阶段。最后,offer了其中的两位,都是高级总监。这家企业声名在外,稳定的商业模式和融资阶段都为即将到来的IPO释放出积极的信号,想加入的候选人也是纷至沓来,当然招聘的门槛也是出奇的高。所以走到offer阶段的Candidate基本上都是一种胜利,对offer也是志在必得。可是当HR将审批后的Offer方案和他们沟通完之后,两位胜利者第一时间都来找我,反馈也几乎一样,总体package挺有竞争力,可是现金怎么那么少?我说,这就是雇主的最后一道考题,你是看中短期收益,还是长期发展。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你对企业的发展前景是否有信心。
说实话,感觉不太好。思考力弱一点的人真的就被他带跑了,会心甘情愿去得到上购买所谓的财富报告,经济报告。本质上他是利用经济格局变更的时代特征,引导你焦虑,然后售卖你解决方案。其实贩卖焦虑也没什么,真能解决问题也行。但是细想一下,这些方法,新兴的赛道真的适合我们每一个人吗?想想,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换去更容易成功的快车道,那这还是快车道吗?难道我们追求的就是社会地位和财富吗?功利的生活是我们都想要的吗?一定不是,至少我身边的很多人不是。
其实如何选择,取决于你求职的动机,没有好坏之分。
首先要考虑你的职业发展阶段。
如果你年轻,处于职业上升期,需要一个平台去成长和积累,那么职位提供的发展机会和上升空间就尤为重要,至于收入,市场正常水平,上下稍微浮动,在可接受的范围内,关系都不大,如果还有长期期权的激励,那就特别好。
如果你足够资深,资源丰富,即使有一段失败的职业经历也不会影响到你的市场竞争力,那么选择短期高回报,也没有什么错。
但是如果你还没被市场检验过,就选择了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,如果失败了,今后你需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去证明自己,从这一点上看,这才是最大的风险,而非金钱上的损失。这种例子现实中也有很多,想当年某P2P公司挖了一位金融监管机构的科长,年薪800万,严重高出正常市场价位,貌似只维持了半年,公司就各种问题,被整顿整改。该位科长后来的去向也不得而知。
其次要考虑经济因素和抗风险能力
如果没有特别大的经济和生存压力,还是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,看整体回报。
但是如果短期有经济压力,比如家人生病,孩子上学等需要大量现金的需求,选择短期现金收入多的职业机会也是无可厚非的。当然,也要承担有职业失败的风险。
最后要参考领域招聘顾问的建议
专业靠谱的招聘顾问的建议是很有价值的。
选择一个最佳的工作机会是人之常情。那么,如何能够选到最佳,你需要尽可能了解到全面的信息,关于你自己的,关于企业的,以及关于该行业的。信息掌握越全面,你就越能做出最明智的选择。通常掌握三方最多信息的就是该领域的招聘顾问,所以有必要多听取招聘顾问的建议。一个优秀的招聘顾问一定会兼顾各方利益,帮你找到最佳方案。
现在的雇佣关系已经不像从前,雇主和员工信息不对称,彼此缺乏信任,过去的企业通过终身雇佣制换取员工的忠诚度,现在是资本资本主义时代,资本说了算,裁员解聘也不是什么新鲜事。这个信息的Gap就需要时刻处于市场第一线的招聘顾问们来bridge。
说回到之前那个case , 其中一个候选人已经愉快的完成体检,拿到offer , 另一位仍然摇摆在两个offer之中(一个少现金多齐全,平台好,管理正规;另一个多现金,少期权,但是管理混乱,充满了不确定性)。两位都很年轻,处于职业转型的关键时期,需要积累市场竞争力,而非透支现有资源。第一位接受了我的建议,我相信他接下来的这段经历一定会为自己增值不少。也祝福另一位,做出不让自己后悔的决定。